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果樹營養對「生理落果」的影響

果樹營養對生理落果的影響
 
由於樹種內在的原因,而不是自然災害所造成的落果,統稱為「生理落果」。生理落果可分成兩種:「早期落果」和「採收前落果」。大多數的仁果類果樹和核果類果樹,早期落果有三次高峰期。
 
第一次落果(即落花),出現在花期剛結束後而子房尚未膨大時,此時落果的原因有兩種:
(1)花芽發育不良,故使花器生命力減弱,因此沒有授粉和受精的條件。
(2)花器雖然發育良好,但因為氣候條件不良或花器特性限制,無法獲得授粉及受精條件,以至於沒達到授精目的,導致子房因缺乏激素而早衰及脫落。
 
第二次出現在落花後1~2,主要是授粉及授精不充分,使子房所產生的激素不夠,因此無法調運充足營養以促進子房繼續膨大,子房生長因此停止而脫落。
 
第三次出現在第二次落果後2~4,常發生在六月,又稱為六月落果。此次落果是由於養分供應不足所致,主要原因是:
(1)養分儲藏「少」,對果實供應不足
(2)養分消耗過多,此乃因營養生長過於旺盛所致,但「著果過多」也會發生此現象
(3)果實的胚沒有形成,因此爭奪養分的能力不如新稍。
 
其他原因:
(1)如果「光照不足」、「乾旱」、「低溫」使得養分形成不足也會造成落果。採收前落果常在採收前3~4週開始發生,而且越接近採收期落果越嚴重。
(2)落果的機制與乙烯可能有關。乙烯在組織(果實)年輕時作用不大,一但組織衰老(果實成熟),乙烯便發生作用而促進落果。
 
一般非病原性所導致的病害叫做「生理病害」。生理病害是由於環境所導致,例如:缺乏營養、水分供應失調、栽培管理技術不當、高溫等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因素所引起果樹的生理失調徵狀。並沒有病原菌的侵染,也沒有病原菌侵襲的病理程序。常見的黃葉病、小葉病等養分缺乏徵狀,以及萎縮、日燒、凍害等病害就是屬於生理病害。
 
 
資料來源:果樹肥培管理原理─陳仁炫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如有任何問題與資材需求,煩請洽詢本公司(0977-080428) 或用LINE諮詢 (請加入ID microgreen)
資料提供與整理: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列印)
微綠有限公司   農業最佳處方籤 ( http://agri.microgreen.com.tw/ )
 

版權所有

版權屬微綠有限公司
使用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必須加註引用來源
歡迎線上資訊交流使用,如需應用於商業行為,
請洽詢取得授權。
若本部落格發表之文章若有侵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將立即改善處理。

線上商店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 歡迎光臨我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