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生理病害) 番茄葉脈腫脹變形

番茄葉脈腫脹變形生理性病害


      這是一種生理病害,症狀各不相同,水腫多發生在底部的葉上。易感品種水泡初期小,直徑大約有1到2毫米。淡褐色。嚴重時葉變黃。有時,莖和葉柄也發病。

病徵狀況
  1. 一般在下部葉片,沿著葉脈出現,形成許多晶體狀小腫脹斑,在空氣乾時,水泡破裂,沿葉脈形成黃色斑。
  2. 容易與侵染性病​​害混淆。葉片捲曲。這種病也被稱為腫脹。強光、高濕和空氣流通差是易發病。
  3. 類似昆蟲的蟲癭。水腫往往與葉蟎或薊馬混淆。植物只有輕微症狀時,水腫可以恢復。


發病條件
  1. 水腫是番茄葉片吸水和失水不平衡造成的。當氣溫低於土溫,土壤濕度高,空氣相對濕度也很高。
  2. 葉片蒸騰速率降低,葉片細胞水分吸收多,根吸收水分的速度比葉片細胞蒸發速度快,導致葉片細胞膨脹、破裂,然後細胞死亡,變色(黃色,棕色,或生鏽)。看起來像是一種寄生生物引發的。
  3. 水腫常見於下層葉片上。在許多大棚、溫室中,空氣潮濕,空氣流通差,降低了植物的蒸騰速率,容易發生此病。在低溫、多雲的天氣條件,濕度水平很高,而蒸騰速率低,非常適合發生水腫。
改善方法
  1. 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番茄。
  2. 讓番茄獲得更多的光線,降低空氣濕度。
  3. 及時通風。


↑ 初期發生 葉脈持續水腫

↑ 初期發生 葉脈持續水腫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褐色現象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褐色現象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褐色現象,破裂許久產生乾枯現象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褐色現象,破裂許久產生乾枯現象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褐色現象,破裂許久產生乾枯現象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紋路皺摺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紋路皺摺

↑ 葉脈腫脹破裂,產生紋路皺摺



推薦可使用資材

  1. 主力推薦 尚蓋補PRO ─ 防裂果,抑制根系水分吸收,提升細胞含水量,抗逆境專用
  2. 奈斯鈣鎂硼 ─ 鈣離子快速吸收,可提高細胞彈性,避免破裂
  3. 矽專家-矽酸鉀 S1─ 透過葉面吸收可提高葉面細胞厚度,改善期生理病徵



先前「番茄刺皮癭蟎」文章,照片與文章內容錯置,在此更正,敬請見諒

詳細防治方式請洽詢 0977-080428 或 LINE  (id:  microgreen )

照片攝影: 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下載、引用與轉載)
田間輔導地點: 苗栗縣卓蘭鎮  輔導農友溫室番茄




如有任何問題與資材需求,煩請洽詢本公司(0977-080428) 或用LINE諮詢 (請加入ID microgreen)
資料提供與整理: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列印)
微綠有限公司   農業最佳處方籤 ( http://agri.microgreen.com.tw/ )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草莓影響花芽分化(開花)的原因


草莓影響花芽分化(開花)的原因
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因為草莓只有形成花芽,才能開花結果。花芽是在葉芽基礎上形成,由葉芽轉為花芽的生理狀態和形態的過程叫花芽分化。而花芽分化的數量、品質是影響草莓產量的主因之一。
 
草莓花芽分化受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的影響。

1)內部因素:

品種特性。不同成熟期的品種,花芽分化遲早、分化花數、花芽數不同。

營養物質。植株營養狀況與花芽形成密切相關。花芽分化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C),適當的氮素營養(N),C/N比增加,有利於花芽分化,相反CN比低,花芽分化就晚。壯苗比弱苗花芽分化期早,其小花數量也相應有所增加。氮素過多,營養生長旺盛,不利於花芽分化。

生長調節物質。生長調節物質主要是內源激素。花芽分化是促進花芽分化的激素和抑制花芽分化的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般促進生長的激素,如赤黴素和生長素,不利於花芽分化;抑制生長的激素如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有促進花芽分化作用。

遺傳物質。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控制花芽的形成。研究認為,多種果樹RNADNA的比例增加,核糖核的活性降低,有利於促進花芽分化。
 

2)外部因素:

溫度和光。溫度與光照影響草莓的光合、呼吸等生理過程,關係到碳素營養的生產積累,影響花芽形成。低溫和短日照誘導花芽形成。大多數草莓品種在日平均溫度降至20℃以下,日照縮短至12小時以下的低溫、短日照條件誘導下,開始花芽分化。而以1017℃和10小時短日照分化較快。

施肥和澆水。同一品種由於氮肥過多,澆水、降水多,植株營養生長勢強,表現徒長或植株葉片過多和葉片不足都會使花芽分化延遲。在8月份,儘量不要大量灌水和施入過多氮肥,以免使植株貪青徒長,營養積累少,從而影響花芽分化的品質。

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噴施赤黴素可抑制花芽分化;而植物生長延緩劑和抑製劑,如矮壯素、多效唑、脫落酸等施于草莓幼苗後,會抑制植株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摘葉。試驗證明,對草莓苗摘葉,能誘導成花,摘除老葉比摘除新葉效果更明顯。分析表明,老葉中含有較多的成花抑制物質,摘除後減少其含量;摘除老葉可減少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積累,從而促進花芽分化;生產上應掌握摘葉要適度。由於未見現場,不能準確診斷你的草莓不開花的原因,你可根據上述原理和方法,調節生長,促進草莓開花結果    







如有任何問題與資材需求,煩請洽詢本公司(0977-080428) 或用LINE諮詢 (請加入ID microgreen)
資料提供與整理: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列印)
微綠有限公司   農業最佳處方籤 ( http://agri.microgreen.com.tw/ )

香蕉黃葉病(鐮刀菌萎凋病)

香蕉黃葉病(Banana panama disease)
【鎌刀菌萎凋病( Fusarium wilt )】

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感染所引起,是一種土壤傳播性病害;
病原菌由根部侵入香蕉後,經維管束組織向塊莖發展擴散,感染部位之維管束組織明顯褐化,多有假莖基部向內縱裂、塊莖腐爛等現象。
葉部病徵為老葉葉緣先行黃化,而後向中肋擴散,導致葉柄下垂,葉片黃化情形有向上部新葉發展趨勢,嚴重時蕉株將迅速枯萎或折倒。
黃葉病病原菌可經雨水、灌溉水流動及土壤移動而散佈蔓延,致全園蕉株大量發生病害。

鑑定要領:
 ⑴ 外部病徵:發病的蕉株,下方老葉葉緣首先黃化,並逐漸擴大至中肋,葉柄軟化,彎曲下垂,最後枯萎。上方幼葉亦逐漸變黃,終至整個蕉株枯萎死亡。有時病株假 莖外圍的葉鞘自基部發生縱裂。
 ⑵ 內部病徵:縱切病株的假莖或塊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呈黃色至褐色,在發病後期,黃褐色的維管束纖維上下貫穿成長條形。


連作發病率由資深蕉農所提供之經驗
第一年:新地(未種植過香蕉),發病率約0~10%
第一年:轉作其他作物或休耕達三年(曾種植過香蕉),發病率約5~20%
連作第二年:發病率20~50%
連作第三年:發病率50~80%






拍攝地點:屏東高樹鄉



如有任何問題與資材需求,煩請洽詢本公司(0977-080428) 或用LINE諮詢 (請加入ID microgreen)
資料提供與整理: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列印)
微綠有限公司   農業最佳處方籤 ( http://agri.microgreen.com.tw/ )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T168實驗成果]葡萄使用成果



T168施用於葡萄作物根系發展

溪湖楊姓農友栽種葡萄使用
T168前後根系發展狀況
上圖為未使用T168,根
系發展 狀況停滯,根系細小;
下圖為施用
T168土壤灌注,14天後發現根系相較未使用,已再生長出更多新的根系(如下圖) 開根效果非常顯著。

根系發育若健全(主根系粗長、營養根系茂密)
可有助於加強病蟲害的抵抗力
對於養分、水分的吸收能力較佳,進而降低肥料之使用量
根系發育良好,作物的生長基礎就穩固!




如有任何問題與資材需求,煩請洽詢本公司(0977-080428) 或用LINE諮詢 (請加入ID microgreen)
資料提供與整理:微綠有限公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列印)
微綠有限公司   農業最佳處方籤 ( http://agri.microgreen.com.tw/ )
 

版權所有

版權屬微綠有限公司
使用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必須加註引用來源
歡迎線上資訊交流使用,如需應用於商業行為,
請洽詢取得授權。
若本部落格發表之文章若有侵權問題請來信告知,將立即改善處理。

線上商店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 歡迎光臨我的商店